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服务 > 技术文摘技术文摘

沉淀的基本理论

访问:时间:2018/9/3 16:49:07

根据水中悬浮物的密度、浓度及凝聚性,沉淀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。

1,自由沉淀   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呈离散状态,互不干扰,其形状、尺寸、密度等均不改变,下沉速度恒定。悬浮物浓度不高且无絮凝性时常发生这类沉淀。

2,絮凝沉淀   当水中悬浮物浓度不高,但有絮凝性时,在沉淀过程中,颗粒互相凝聚,其粒径和质量增大,沉淀速度加快。

3,成层沉淀   当悬浮物浓度较高时,没个颗粒下沉都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干扰,颗粒互相牵扯形成网状的“絮毯”整体下沉,在颗粒群与澄清水层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面。沉淀速度就是界面下移的速度。

4,压缩沉淀   当悬浮物浓度很高,颗粒互相接触,互相支撑时,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,下层颗粒间的水被挤出,污泥层被压缩。

一,自由沉淀

水中所含悬浮物的大小、形状、性质是十分复杂的,因而影响颗粒沉淀的因素很多。为了简化讨论,假定:1,颗粒外形为球形,不可压缩,也无凝聚性,沉淀过程中其大小、形状和重量等均不变;2,水处于静止状态;3,颗粒沉淀仅受重力和水的阻力作用。

静水中的悬浮颗粒开始沉淀时,因受重力作用而产生加速运动,但同时水的阻力也增大,经过一很短的时间后,颗粒在水中的有效重量与阻力达到平衡,伺候作等速下沉运动。

二,絮凝沉淀

由于原水中含絮凝性悬浮物,在沉淀过程中达颗粒将会赶上小颗粒,互相碰撞凝聚,形成更大的絮凝体,因此沉速将随深度而增加。悬浮物浓度越高,碰撞机率越大絮凝的可能性就越大。

三,成层沉淀与压缩

当悬浮物浓度较高时,颗粒互相干扰,小颗粒的沉速加快、大颗粒的沉速减慢,然后以一种集合体形式下沉,颗粒间的距离保持一定,上层清液与下沉污泥间形成明显的泥水界面,界面以一定的速度下沉。在沉淀初期,沿沉淀深度从上至下一次存在清水层、受阻沉淀层、过度层和压缩层。随沉淀时间延长,泥水界面下移,压缩层增厚。至某个时刻,沉淀层和过渡层消失,只剩下清水层和压缩层。

四,理想沉淀池

为了说明沉淀池的工作原理,假定:1,进出水均匀分布到整个横断面;2,悬浮物在沉淀区等速下沉;3,悬浮物在沉淀过程中的水平分速等于水流速度,水流是稳定的;4,悬浮物落到池底污泥区,即认为已被除去。符合上述假设的沉淀池称为理想沉淀池。

在线咨询
扫一扫,关注我们

020-32382565